
About Overtones
世界上最昂贵、最神秘的乐器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音色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至今300年,没有人成功破解这个秘密并重现这种传奇的古老技术。经过多年在泛音领域的研究,日本OTS LAB终于成功揭开并掌握了这个制琴界的秘密。如今,以这种独一无二的古老技术所制造的小提琴MacauViolin,将让所有追求独一无二音色表现的小提琴乐手如愿以偿地拥有!
结构性泛音
MacauViolin的泛音跟老琴的泛音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小提琴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后会自然产生一些泛音的效果,但MacauViolin的泛音是结构性泛音,在制造出来的时候已经赋予了丰富的泛音效果。这也正是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音色秘密所在。
事实上,泛音有几个种类。我们所说的泛音不是共振,而是倍数的泛音。例如弹奏一个基音时,MacauViolin能产生基音的2倍、3倍、4倍甚至5倍的泛音。很明显的,MacauViolin掌握的技术完美还原出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音色,是一把音色深沉、泛音丰富且充满活力的小提琴。
泛音的重要性
提琴声学品质的核心评判标准在于其泛音(overtone)的完整性与丰富程度。
一般来说,高端提琴使用优质材料,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以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传世名琴为例,其卓越的声学特性并非单纯源自材料优势 -- 尽管17-18世纪优质云杉木料与特殊漆料确为重要,但真正决定性的突破在于结构性泛音生成原理的持续优化。
对比1701年至1732年间不同时期的斯特拉迪瓦里作品,通过频谱分析可观察到后期琴体的泛音呈现倍数级增长趋势。这种声学演进揭示了该传奇制琴家族通过数代传承不断改良共鸣箱结构参数,其技术演进方向始终聚焦于声波共振的增效机制,即泛音。现代制琴师虽着力复刻木材处理工艺与漆层配方,却始终难以突破其声学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斯特拉迪瓦里的秘密本质是精密计算的结构力学系统,涉及面板曲率、音梁构造与共鸣箱体积的黄金比例配置。这种三维声学架构通过精确调控各频段声波的相位叠加,最终实现泛音的倍数级增长。
理解泛音
Demonstration A
市场价约2000美金左右级别的小提琴: 第一弦的声音是660Hz,也叫基音。在2倍的位置还可以听到,但是3倍、4倍、5倍、6倍的位置就听不到了,衰减器很短。音量减少20db的话,人耳基本上听不到,仅用仪器频谱分析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这种情况,就是属于缺乏泛音的提琴。这也是市面上普遍存在的提琴的音色情况。

Demonstration B
MacauViolin (Taipa 系列): 接下来是MacauViolin Taipa系列的声音仪器分析。同样第一弦开放E5声音。
对基音的2倍、3倍、4倍、5倍、6倍泛音的音量很大。3倍泛音的音量接近基音的音量,甚至6倍泛音的音量也很明显,呈现较长的衰减期。
这把小提琴处于新琴状态(六个月内)已经具备如此丰富的泛音,这就是提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秘密所在,即制琴时运用特殊结构而产生的结构性泛音。

泛音效应与演奏训练适配性研究
带泛音的乐器声音就好像应用了一个称为混响(Reverb)效果器那样的。乐器本身所带来的较长余音,令人感觉很舒服。
相反,没有泛音或泛音不明显的小提琴,加上上了松香的弓来摩擦琴弦时,如果初学者未能掌握足够技巧的话,很容易发出刺耳的声音,令人感到压抑。事实上,这是很多学生放弃学琴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使用MacauViolin小提琴,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令你重拾自信和旋律带来的乐趣!
来自澳门的小提琴老师Miss Hidy Chan这样评价MacauViolin小提琴:「声音响亮而且有穿透力,低音给人醇厚的感觉,而高音则给人温柔的感觉,整体音色非常和谐」。
为什么弦乐器的世界对泛音的理解如此缓慢?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整体而言具有结构性泛音的弦乐器很少。例如木吉他和古典吉他的世界里,只有一两个牌子具备这种泛音。
经过多年在泛音领域的研究,于2022年日本OTS LAB(泛音研究所)终于成功破解提琴世界里300多年的的秘密就是结构式泛音原理。最初,我们将该技术应用在吉他乐器上,大获成功。毕竟,在业内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只有一个百年品牌而已。验证该项技术后,我们于2024年在澳门创立MacauViolin,开始制造带泛音系统的小提琴。我们推出了几种不同风格的系列小提琴。